中国著名书画鉴定家、画家陈岩先生 导言:中国著名书画鉴定家、画家陈岩先生近期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了“大好河山”陈岩山水画全国巡展——深圳展。陈岩自幼喜爱绘画,四十余年文物工作中,饱览历代书画精品,与诸大师过从甚密,耳濡目染,受益良深。加之勤学苦练,潜心作画数十年从而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绘画语汇与表现形式,创立了现代画坛上独树一帜的积彩山水画法。雅昌艺术网有幸在关山月美术馆采访了陈岩老师,他畅所欲言了自己的绘画创作与书画鉴定之间的关系。
陈老师您创作已有三十余年,为何钟爱积彩画法? 陈岩:这种画法是真正体现大自然的美,是将红黄蓝等七色呈现在我们面前,并且从光学原理上源头来自阳光。阳光照射以后形成了植物、动物各种颜色,大自然的环境本来就是我们,因为受到不同的限制、不同的想法的约束,或者是物质条件约束,不能这么画,这种画很复杂,色彩对比非常复杂。从色彩学来看,中国没有色彩学,是外国来的。我本来要写一本书,要说一说中国画。水墨这次我单画了一幅纯水墨,有纯净的美。那是一方面的,并不是不能画,但是大自然当中原生态的绿不喜欢吗?非得都画成黑色吗?在北方黑的时候是冬天,春天、夏天怎么办,这个环境就是这么呈现出来的,我们为何不真实地反映呢!
您在创作过程中强调“身临其境”,是不是经常自己到户外写生? 陈岩:绝对要自家走出去,我经常外出写生。
陈老师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绘画创作?早期主要受哪位老师的影响? 陈岩:我一直在画画,从1962年参加工作以后,学习书画鉴定,从那儿开始我就一直在画,没停过。要想做好书画鉴定,必须自己动笔,这是我的书里写的。我看过启功、徐邦达、谢稚柳、唐寅、程十发这些大家的作品,他们就是因为画得好,看东西也准。因为他们经常看,他们画得也好,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注意到这个问题就不停地在画,没有停止过。当时不是为了画画,是为鉴定打基础,我周围都是大师级的画家,对于当一个画家想都不敢想,只是为了训练。毛主席说过‘要想辨别梨子的味道要亲口尝一尝就是这个道理’,因为画画不等于就是一为批评家。好比做食品批评或者做理论批评,包括做工业批评或者文艺批评,就得会写文章会画画,不见得这样。但要是会画和不会画还是有区别的,不画画的人看画的好坏、层次会不一样,我注意到这个问题就不停地画,老是画、一直在积累。
您提到书画收藏鉴定在这个时代没有权威,您觉得这个时代是因为时代的缘故产生不了权威,还是现在本身没有权威,还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环境,所以没有诚信才产生不了权威。 陈岩:任何事情里头没有规则就成为乱世,你说这个没有规则,你说现在你看看贪污多少亿在贪污,有这么贪的吗?正因为没有规则,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规则就是潜规则,演艺界、金融圈、政治圈都有潜规则,这个规则下怎么权威呢?见不得人,权威是公开承认的,它是逐渐形成的,大家公认的才是权威,比起暗箱操作能见人吗?将来很多事要揭发出来,这里虽然谈的是一个书画问题,实际是不单单是书画问题。
虽然现在鉴定界这么多问题,您怎么看年轻一辈的鉴定家,如何让他们鉴定走上正道呢? 陈岩:就我自己而言,高中毕业以后从事鉴定工作,那会儿根本谈不到权威问题。在逐渐的过程当中也掌握了知识,慢慢地形成一种专业,现在这些年轻人除了这些个投机倒把,还真练就了一帮火眼金睛,不是都在那儿瞎搞。他们本身是藏家,有这个眼力,我领教过,不都是胡闹,有些大的藏家,收藏的书画、瓷器各有所爱,就凭自己感觉在收藏,这是真有一大批这样的一些年轻人。早年,我们接触的毛主席周围几位大秘书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非常有学问,田家英、陈伯达他们喜欢收藏书画。那时他们只挣点儿工资,一幅郑板桥几十块钱,一幅对子十来块钱,一般两三块钱很便宜,但是买得起,当时他们就是这么一个状态。现在全民都在搞这个,发财发得快,今天买张齐白石画作三百万,明天一卖就两千万了。包括金融界的资金大量进入,他们一进入对市场不是一般的冲击。比方我手里有齐白石两千万,再炒就两个亿了,现在一幅对子十来块钱或者最开始一万块钱,启功的对子,我昨天听说香港卖好几百万,为什么炒?他们有意地炒作,这都不是正常现象,包括房地产一样,购买了一个区得地皮就开始炒,炒高价格了就放出去,这种市场很不规范。我们必须有自己的一套管理,这么下去以后是不行的,但是你们说的这个行业,任何一个行业有存在还有一个必然性,或者是非需要不可,不需要的时候想要存在也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