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餐饮外卖网站的数据揭示在校大学生的最爱点外卖程度,沈阳在校大学生哪家外卖量最多? 昨日记者在两所大学内随机调查显示,在53位受访者中,有49人曾通过手机客户端订过外卖,有21人表示基本上每天订外卖,17人每周订餐3~5次。 学生光脚穿睡衣等外卖 临近正午,辽宁大学新校区B区宿舍楼下,一名外卖送餐员拨打着电话,一名穿着衬衣衬裤的学生光脚在单元口左顾右盼,不时低头查看下手机,甬道上两名骑着电动车擦肩而过的送餐员相互挥手打着招呼。 自大一下学期以来,辽宁大学的张涛(化名)除了上课外,基本都“宅”在宿舍里,和很多大学生一样,赶上周末看电影、小说,没有社团活动,也没有购物逛街,一到吃饭时间就准时登录手机外卖APP。 即使被室友调侃:“就要长床上了!”也没能刺激到张涛的神经,与室友仅存的交流就是拼单叫外卖,还有谁去取外卖。 昨日11时30分许正值饭口,沈阳师范大学餐饮中心里就餐的学生却寥寥无几,餐饮中心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十多辆电动车载着印有某某外卖字样的保温箱穿梭在寝室楼之间,在外卖师傅的电话催促下同学前来取餐。给学生们送完餐的电动车随即快速离开,不断又有新的店家赶来……
有大学生宁可光脚、穿秋裤等待学校食堂外卖送餐也不愿去距离不到50米外的食堂就餐。 53位受访者中,近半数每天订外卖 昨日记者在沈阳师范大学与辽宁大学新校区校内做了一项小调查,在53位受访者中,有49人曾通过手机客户端订过外卖,有21人表示基本上每天订外卖,17人每周订餐3~5次。 按沈阳师范大学与辽宁大学新校区在校20000人左右的规模估算,每天消费的外卖数量在5000份左右。 这个数据在辽宁大学新校区食堂外卖师傅看来只能算正常,他曾经在一个小时里,往学校跑了六趟,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仅仅完成了当天送餐工作量的1/3。 在沈阳师范大学南区餐饮中心附近,记者走访周边的餐馆均被告知可以提供外卖服务,一名黄焖鸡米饭的外卖送餐员告诉记者,他一天会送出去80多份,在高峰期他曾送过120份。 外卖送货员小王告诉记者,学校送餐高峰在冬季,最多时一天能送100多份,平时也有70~80份。 记者注意到,沈阳师范大学食堂内的档口也张贴了外卖提示信息,即便是餐桌上有些也张贴了外卖二维码。 学校食堂最高峰80%都是外卖 记者注意到,昨日12时许在辽宁大学新校区B1宿舍楼下一个单元口,停着3辆送餐电动自行车,在2分钟里往返该单元口的送餐者达9人次,最少1份,最多4份。 在辽宁大学新校区食堂外,记者注意到通道上停着数十辆电动自行车,一名档口经营者告诉记者,这些电动车都是各家档口的送餐车。据介绍,食堂有近百家档口,有些是承包的,有些是学校自营,基本都有外卖送餐服务,追溯食堂外卖送餐的历史至今已有2年多。 据该校餐厅工作人员介绍,从2014年开始外卖APP在校园内传播开来,目前学校食堂内几乎所有的餐饮档口都开设了外卖送餐服务,为学生提供外卖服务绝大部分是校内食堂档口,生意最多时也就是补贴最多的时候能有80%都是通过外卖送出,现在销量有所降低,但也能达到50%的外卖送餐比例。送餐成了经营者的负担,原本两三个人能维持的档口,现在需要增加一名送餐员。 宿舍楼到食堂直线距离不超过50米,却造成了学生连楼都不愿下的结果。在档口经营者看来,外卖服务让人生厌却又不得不为之,“(外卖)不干不挣钱,干了忙活人也没多挣钱。” 沈师、辽大新校区学生最爱点外卖 记者从“饿了么”获得一份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底,沈阳地区大学生外卖点餐排名。 据悉,冬季是学生全年订餐高峰期。从订单量来看,沈阳师范大学排名第一,辽宁大学新校区紧随其后,沈阳医学院排名第三,后几名依次是东北大学、沈阳城建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和沈阳理工大学。 晚餐订单量上,沈阳师范大学排名第一,东北大学紧随其后,辽宁大学新校区排名第三,后几名依次是沈阳医学院、沈阳城建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 数据显示,沈阳大学生的客单价主要集中在10~20元,为44.51%。 小于10元的占比为32.41%。 20~30元的占比为13.88%。 30~40元的占比为5.02%。 40~50元的占比为1.99%。 大于50元的为2.21%。 外卖网站准入门槛低食品质量难保证 校园外卖带来的不只是方便和实惠,其中暗藏的问题也不能忽视。由于外卖网站准入门槛低,证照不全或者无证经营的餐厅依然混杂其间,食品卫生安全方面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记者在走访时发现有同学表示曾有过吃外卖闹肚子的情况,而学生的解决之道也变得明确——只点学校食堂的外卖。 学生:订外卖是不愿和床、被子抗争 大学校园内的食堂一般会临近学生生活区,还有围绕在食堂周边的快餐档口、小超市,但为何学生还是觉得校外的饭菜更香呢? 有学生道出了这其中的原因,一是外卖品种多、想吃啥就有啥,二是订餐方便且价格实惠,送餐快捷不用排队。 在沈阳师范大学王浩(化名)看来,外卖不但品种多,价格也相当实惠,参加“红包”“满减”等优惠活动后,每餐外卖大多在10~15元,如果赶上大的促销活动,一两块钱“吃饱喝足”的美事也是常有的。 除了品种口味、价格,外卖时间灵活、随饿随点,也吸引更多同学。在昨日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同学将“槽点”对准了食堂的开放时间。“食堂八点以后就不开饭了,赶上没有课的时候,都不会起那么早。”王浩说。 王浩表示,很多学生愿意点外卖是图方便和为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以前在宿舍吃饭是病号和女生的专利,那时候也是按食堂的点儿吃饭。手机外卖来了,连电话都不用打了,直接网上下单,你说没什么事儿,谁还愿意和床、被子抗争。”王浩说。 教师:外卖涌入校园从2014年开始 外卖大量涌入校园,对学生生活习惯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多地媒体均曾报道了大学生叫外卖的一些情况。 “有了外卖,大家不用掐着饭点去食堂,饿了随时可以叫外卖,吃完继续抱着电脑追剧、打游戏。”在沈北一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费先生昨日对记者说。 费先生直言,外卖涌入校园从2014年开始,那时他在沈师读研一,“不少到了大四的师弟们课少了,有些人冲刺备考,有些人就宅在寝室,可以好几天不出门,大家平时的交流也少了很多。” 费先生表示:“公办学校对外卖送餐进校园管理不严,民办高校相对较严格。” 专家:个性化外卖服务更显90后个性 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认为,外卖是一种个性化的服务,本身是很好的新生事物,在90后一代中的欢迎程度可见一斑。现在大学在校学生多以90后为主,他们提倡个性,对新生事物的认同感强烈,接受个性化的服务也更快。 张思宁指出,人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看待新生事物的发展,也有大学生加入到外卖送餐的行列里,为他人提供服务。对于学生来说,应适当减少接受外卖服务,并不是说谁是否能买得起外卖的问题,而应防止因外卖服务脱离与人接触,给自己打造封闭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