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吐痰,小区里高空抛物、乱堆杂物……长期以来,这些不文明行为一直停留在道德层面,大家都只是知道这样做不好,而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不过,在沈阳,这样的情况将成为历史。3月9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从权威部门了解到,沈阳拟通过地方法规的形式约束不文明行为,随地吐痰等常见的不文明行为将从违背道德上升为“违法行为”。 沈阳要为促进 文明行为立法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市文明办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探索,在法律、规章层面寻求突破,拟通过地方法规的形式来促进文明行为的形成,并规劝不文明现象,明确处罚依据和处罚标准,还要将一些违法和不文明行为与个人信用挂钩,纳入失信记录,从而在法治层面,为社会文明进步镌刻下新的标尺。 “目前,杭州和上海已经走在了前面,尤其是杭州,今年的3月1日,《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已经正式实施。近期,我们就将前往杭州和上海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争取年内形成初稿。”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法规将明确告诉全体市民,作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一分子,哪些行为要做到、该点赞;而哪些行为要禁止、该处罚。 据了解,法规具有强制性、严厉性和鲜明的导向性,令行禁止,触碰法律规定的“高压线”就将受到处罚。为文明立法也厘清了不文明行为的违法界限,在现实中,普通民众对于文明行为界定还比较含糊,通过立法可以进一步界定道德层面的文明行为和法律层面的文明行为,将法律层面的文明行为用法律来规范,用法律推动文明的自律、道德的自律,从而提升人和社会的整体文明素质。 这些不文明行为或将被罚 记者了解到,虽然暂时无法确定哪些不文明行为将被处罚,但主管部门已从作为模板的《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理出一些头绪。该条例将11类不文明行为定义为违法行为,其中包括: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不听劝阻的;向车外抛撒物品的;随地吐痰、便溺,或者乱扔果皮、纸屑、烟蒂、饮料罐、口香糖等废弃物等行为。涉及上述的违法行为将由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处罚。 《条例》除了规定哪些行为属于不文明行为之外,最大的亮点在于鼓励各种文明行为。“扶不扶”话题在近两年广受舆论关注。为了鼓励乐于助人的文明行为,《条例》规定:扶老人、救人者没有必要再自证清白,被救助的人如果主张他的损害是救助人造成的,或主张救助人在这个过程中,未尽合理限度义务加重其损害的,应当予以承担举证责任。也就是说,你扶了一个老人,老人说损害是你造成的,那么这个老人就要拿出证据来证明这件事情。 另外,《条例》明确规定:公民有权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劝阻时应当注意举止文明。行为人应当听从劝阻,不得打击报复劝阻人。如不文明行为人辱骂、威胁、推搡或者公然侮辱劝阻人,《条例》第三十八条指出,对于尚未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的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