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个体工商业伴随商品经济的活跃而恢复发展,个体工商户逐渐增多,“下海”经商的浪潮也渐渐在老沈阳盛行起来。 从1984年起,沈阳白塔地区有了第一家个体经营的餐馆,此后个体商户便如雨后春笋般越开越多。在白塔地区,每一家个体商铺的开业对沈阳市民邱恩祥来说,都像是一个孩子,因为正是他用自己灵巧的双手,为店铺写牌匾、画广告。 天赋:从小自学绘画曾在公社搞宣传 今年68岁的邱恩祥告诉记者,他是白塔地区的坐地户,从小就喜欢画画。“小时候家里也没有条件请老师教,我就自己学,模仿着画,长大一点就去写生。”邱恩祥说,“1970年时终于等来了机会,我去了当时的沈阳第一师范学校学美术。” 在学校学习美术1年,其间邱恩祥学会了素描、水彩等绘画形式,学成后回到白塔堡,在乡里的公社担任宣传工作。“公社里大事小情都做板报,我就负责画板报,看我板报画得不错,乡里乡亲有要画的都找我。”邱恩祥说。 幸运:为第一家个体户画牌匾 忙了一整天 1984年,邱恩祥生活的白塔地区有了第一家个体经营商户,是一家名为“新新香”的餐馆。“餐馆老板是同乡,他知道我会画画,就找我帮他设计牌匾。” 邱恩祥提前了解餐馆的经营品类,决定把招牌菜品和酒水的图案画在牌匾周围,在牌匾正中写上餐馆的名字。设计好后,邱恩祥用铅油在牌匾上作画,用了半天时间就画好了。火锅、酱肉、炖菜、白酒,这些餐馆经营的美食都惟妙惟肖地出现在了牌匾上,让过往食客一目了然。 随后,邱恩祥又用了半天的时间,用黄底红字在牌匾上写下了“新新香饭店”五个大字。就这样,在他的巧手创作下,白塔地区第一个个体商铺牌匾画好了。“饭店开业时,看到大家都被牌匾上的美食吸引后进店就餐,我特别骄傲。” 骄傲:百余个牌匾见证白塔商业发展 有了第一次绘制牌匾的经验,邱恩祥的画也在乡亲中树立了好口碑,谁家要开店,都来找他绘制牌匾、喷涂广告。在沈阳白塔地区,手绘牌匾持续了10多年的时间,而邱恩祥也承包了这10多年里百余个牌匾的绘制。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给一家照相馆绘制的牌匾。”邱恩祥告诉记者,1985年在白塔地区开了第一家照相馆,能够拍摄彩色照片是这家店的最大特色,于是在绘制牌匾时,他用油彩绘制了3个彩色人物肖像,一下子就彰显了照相馆的特色。“以前想照彩色照片都得坐很久的车去城里,有了这个照相馆,我们想照相再也不用愁了。” 除了餐馆、照相馆,邱恩祥还绘制过电器修理店、自行车修理店、家具店等个体商户的牌匾,每绘制完一个牌匾,邱恩祥都在牌匾挂上店门后合影留念。“几乎白塔地区所有的个体户牌匾都是我画的,可以说我见证了白塔地区个体商业从无到有的变化和发展。” 遗憾:商户越来越多 手绘牌匾不再受青睐 近10年来,白塔地区的个体商户越来越多,经营类别也日渐丰富,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经历了多次动迁后,纷纷住上了楼房,临街商铺也都搬进了高楼大厦里。“虽说日子好了,商业也发达了,可看到一个个自己画的牌匾被摘下来,挂上了电脑喷涂的统一样式牌匾,心里还是挺遗憾的。”邱恩祥说,“不过这就是时代的变化吧,能亲手绘制过牌匾,见证白塔地区第一批个体户从无到有,我很满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