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如何空降载人战车-网络热点-沈阳门户网

俄罗斯如何空降载人战车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查看: 592|回复: 0
今日帖子: 0|帖子总数: 1714|版块排名: 21 
  • 分享
  • 收藏
  • 发帖
俄罗斯运输机(资料图)

    7月中旬,俄军共动用200多部空降战斗车辆以及多型运输机,在俄罗斯梁赞市郊进行了联合战术演习。期间,俄军从1800米高空,成功空投了载有3名空降兵的新型装甲输送车。这一历史性事件向外界表明,时隔多年后,俄罗斯又重新启动了载人空投试验。目前在各国军队中,载人空投这种样式和技术为俄军所独有。今天,我们请空降兵某旅伞训主任李玉山为您答疑解惑。

    俄军空降空投技术的发展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无论是空投重量,还是空投的可靠性,都是其他国家所达不到的。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苏联就形成了“飞机先投下空降战车,人再从其他飞机上空降”的空降作战模式。这种模式有一个重大缺点,就是乘员可能降落在离自己战车5公里甚至更远的地方。乘员寻找战车并作好战斗准备,要浪费很多宝贵时间,甚至会贻误战机。

    为了让空降兵在整个空降过程中都有装甲防护,同时使空降战车在着陆后能立即投入战斗,时任苏联空降兵司令的马尔格洛夫就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让空降兵乘坐空降战车直接空投,大幅缩短战车着陆后的战斗准备时间。

    1971年夏天,苏联开始研发代号为“半人马”的特殊空投系统。这套系统在战车脱离飞机后,会自动打开5具单个面积为760平方米的降落伞,让安放在平台上的战车完成着陆。他们先后用人体模型和活体狗进行了技术测试并取得积极成果。

    不过,当时苏联国防部认为,这套系统虽然能用,但风险太大。在空投载人战车过程中,战车对飞机的平衡、重心都有很大影响。如果发生一点错位,可能造成载人战车偏离轨道,磕碰机舱,甚至会导致运输机发生事故。同时,这套系统中乘员坐在战车内专用的座椅上,承担的风险极大,一旦空投系统失灵,战车内的乘员根本无法自救。

    据报道,1973年1月5日,马尔格洛夫把自己的儿子送上了进行空投试验的战车。当天,2名空降兵军官乘坐战车,在“半人马”载人空投系统搭载下,从安-12运输机空投下去,完成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载人战车空降的壮举。这次载人空投试验达成了重要目标:空降战车在着陆几秒后便做好战斗准备并开火。

俄军BMD-4型伞兵战车(资料图)

    按理说试验应该算成功了。不过,苏联后来一直都没能再进行大规模试验,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种系统还是不太适应实战环境。首先,空降系统自重超过2吨,而当时空投的空降战车仅重7吨;其次,把它装进飞机需要大量运输车辆和人员,要花费3-5小时;同时,多伞系统缓慢的下降速度也让空降兵司令部不甚满意。

    为此,苏军开始研制更先进的“列阿克塔夫尔”无平台反推伞降系统。它采用面积约540平方米的轻型伞,伞直接安装在战车上,随车移动。这套系统的下落速度可达每秒25米,在着陆时,通过反推发动机几乎可以把速度降为零。

    1976年冬天,苏联顺利完成“列阿克塔夫尔”的测试,随后该系统列装。这个能成倍提高空降作战效率的项目得以延续。

    上世纪90年代末,俄军PBS-950“瓜园”空降系统问世,它的主要优势是可以让空降战车满载乘员降落。

    今年5月,“瓜园-U-伞降勤务”系统顺利通过了俄罗斯国家级测试,满足了俄罗斯国防部和空降部队提出的各项技术要求。在接下来不到2个月内,俄罗斯空降兵部队直接完成载人空投试验。

    经历了40多年发展,载人空投技术已经成为俄罗斯空降兵部队一项十分成熟并经常使用的“独门绝技”。与此同时,俄军不断将其他领域的先进科技借鉴吸收到了载人空投领域当中,为提高空投保障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高级模式
Color Imag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