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老街老店承载城市记忆-今日沈阳-沈阳门户网

古朴老街老店承载城市记忆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查看: 42611|回复: 0
今日帖子: 0|帖子总数: 3649|版块排名: 20 
  • 分享
  • 收藏
  • 发帖
  时光荏苒,昔日历经风霜的老商铺如今已被那些金砖碧瓦、富丽堂皇的酒店、卖场、超市湮没。记者从那些老街道、老巷弄走过时,那些承载着无数神木人美好记忆的“老伙计们”,多半已随着城市的发展、时间的推移退出了历史舞台,一如看着子女长大成人而渐渐老去的父亲。寥寥可数的“幸存者”,老而弥坚,依旧保持着当初的“身段”,虽然岁月在他们脸上写下了沧桑,但是伴着落日余辉仔细倾听,你或许能听到那回荡在老街冬日里的“浅唱低吟”,那熟悉的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白银手里乾坤变绝艺满城无传人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价格便宜的银饰开始淡出人们的生活,随着连锁店的增多,银饰不仅种类繁多、样式精美,而且消费者买了之后还可以等价置换新的款式,这让打银匠几乎被市场遗忘。

  40岁的刘浩阳2004年从米脂老家来神木开始以加工白银首饰谋生,两年后自己开了一家白银加工店,主要经营自己手工打造的首饰、装饰品、银器,以及餐具、敬贺礼品、奖章和纪念币等。

  七八年前,神木的金银珠宝商店比较少,市民购买的很多金银饰品都是打银匠的手工活。刘浩阳回忆起那段日子,感慨万千,他说那时候生意好,一般的金银饰品坏了都来这里修,平时来打饰品的人也多。2012年是神木白银价格最高的一年,平均市价12元/g,一年下来除去成本、房租也能收入12万元左右。今年是近些年最差的一年,经济下滑,物价上涨,白银价格很不稳定,一直处于下跌的状态,最低跌到5元/g ,这段时间白银市价8元/g,还算稳定了些。这一年下来最多也就收入5万元。

  生意冷清后很多人都转行了,刘浩洋告诉记者:“现在神木专业加工银饰店只剩两三家了。如果明年还是这样不景气,我也准备改行,不然生意不好维持生计都成问题了。”


  其实每位匠人师傅都希望自己的手艺能够得以延续,刘浩阳也不例外,他希望这门手艺能够一直传承下去,他告诉记者,现在手工银匠人越来越少,自己手中这门技艺就要失传了。如今很多大型珠宝店的金银首饰都是浇铸出来的,加工打磨也偏向于使用机器,省时省力。因此,从事这门手工老行当的人越来越少了。打银匠平时工作费时费力,赚的钱也很少。“以前手工打的镯子、戒指坏了都拿我这儿修,等到我们这批打银匠都不做了,那些饰品就只能成摆设了。现在年轻人都不肯学这个,太辛苦。再好的行当,没人继承也是要消失的。”刘浩阳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把这个即将要消失的手艺传承下去,让“打银匠”这个名词代代相传。
  
 深巷朝朝招远客老店年年念旧人

  位于老街钟楼洞南大街附近的稍美饺子馆,不论是店铺门面还是店内面积,在整条老街上算的上是最小的。稍美饺子是神木当地有名的民间小吃,美味十足。九十年代以来稍美饺子馆遍布神木大街小巷,仅在老街钟楼洞附近就有四家稍美饺子馆,而如今只剩孙英权开的唯一一家了。

  张英权,山西保德人,稍美饺子馆老板,也是包饺子师傅。2009年他在原来老板杜林林手里盘下饺子馆。张英权告诉记者,这家稍美饺子馆自己经营6 年了。“我刚来神木那会,自己就想开一个饭店。有一次来稍美饺子馆吃饭,听老板杜林林说要转让店面,就动了开店的念头。当时只是一句玩笑,可杜老板当真了,自己既然说了要开店面,就应该接手下来,凭借在保德多年开店的经验,自己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于是和媳妇重新开了这家稍美饺子馆。”

  很多人都喜欢吃稍美饺子,这里的顾客基本上都是回头客或者是闻其名而来。孙英权说,自己在原来的饺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革,在原来的稍美馅上加肉去菜,味道甚好,生意也日渐好转。前几年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卖2000多元,平均每天收入也有700元左右,如今一笼饺子16元,一天只能买200来元,隔壁的两家的小饭馆都倒闭,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对于未来,孙英权表示看看再说,如果老街还是这样的萧条,他也只能转行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店俱全通万家

  老街上众所周知的小杂货店,是位于三道巷的一家叫宏斌的小店,到现在依然营业着,主要经营农具、陶瓷器具、厨具、小五金、药品加工等日杂百货。经营者贾宏斌告诉记者,近年来开小杂货店根本就不赚钱,如果长期这样恐怕是开不下去了。

  小杂货店都卖些什么?柜台上一米多宽的柜面被网格分成10厘米见方的小块状,里面装的是各种纽扣,大概有20 多种,还有上百种颜色的线圈。此外,卷尺、别针、掏耳朵勺、缝衣针、歪子油、棉线、松紧等日常小百货填满了其他方格子,墙上还挂满了口罩、小玩具、鞋带、水瓶塞。

  贾宏斌今年61岁,神木贺川贾家沟人,1992年从贺川搬迁到神木。刚开始以木匠活为生,干了五年多,后来患有严重类风湿关节炎,无法做木活生意,便开了这家叫宏斌的小杂货店。贾宏斌告诉记者,这间杂货铺房屋已经有多年历史了,室内虽然破旧,但都属于古建筑。他经营这间杂货店已经有12年时间了,以前农村人经常来他这买生活用品和农具,一天下来能卖500多元。现在年轻人基本都去超市买日常生活用品,很少来他这里了,一天也就收入几十元。昂贵的房租使得每天基本都是负盈利,生活也很难保障,自己和老伴都有病,需要经常住院。之前小杂货店一直以来都是他们的生活来源,现在生意不好,到了快要关门的时候了。

  “以前小杂货店里的东西多呢,棉线、鞋带子、针、松紧、各式纽扣包括捺纽、红绳子、水瓶塞,连端午节孩子的虎头肚兜都有得卖,在我的记忆里,只要家里日常生活用到的物品,就不可能在小杂货店里找不到。”路过小杂货店的陈师傅说。

  一碗粉糊糊情牵几代老城人
  1999年,27岁的郝彦平因家庭生活困难,刚结婚就从山西保德来到神木,刚开始夫妻俩经营一家以凉皮、碗托为主的小吃店。后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郝彦平开始为一家叫武二宝的小吃店供应凉皮、碗托。在同武二宝小吃店合作的三年时间里,郝彦平诚信经营、诚实做人,与武二宝本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03年初武二宝小吃店规模扩大,搬离钟楼西大街开了新店,很多人都想转下武二宝这间老店面,但武二宝本人都未曾答应,而是将自己苦心经营的店面转给了当时年仅31岁的郝彦平。探究缘由,郝彦平妻子笑着说:“当年武二宝之所以将店面转给我们,是因为俺家彦平人老实、讲诚信,做生意本本分分。现在我还记得第一天给武二宝小吃店一共送了30个送碗托,他没有全部卖出去,第二天有三个坏了。彦平知道后,又补给武二宝三个新出锅的碗托。从那时起,以后的每一天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多加3个腕托送给武二宝。所有武二宝才这么信任我们。”在转下武二宝起家之地——钟楼粉浆饭店的十一年以来,郝彦平勤奋学习粉糊糊的制作工序,诚信经营,赢得很多顾客的青睐。近年来,在神木只有在钟楼粉浆饭店才能吃到最正宗地道的粉糊糊,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据郝彦平介绍,制作粉糊糊工序繁杂:首先将选好的颗粒饱满的绿豆用热水浸泡十几个小时,再用磨石将其打磨,发酵5-8个小时后,用慢火熬煮,大概一小时就可以起锅了,熬粉浆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小米、大米、豌豆、麦仁等,最后,佐以用热油炝炒过的葱花、大料、酸菜、沙盖菜等菜食,美味的粉糊糊就出锅了。出锅的粉糊糊味道微酸可口,稀稠适宜,米豆绵软,可谓是上等佳品。据了解,在粉糊糊的整个制作过程中,对浸泡、发酵、熬煮、放料等的时间都有严格要求,而且对操作者有很高的手艺要求,只有经验丰富的人才能拿捏得恰到好处。

  郝彦平告诉记者,以前生意好的时候,一碗粉糊糊1元,一天能卖2000多元,近年来虽然因为经济下滑的影响,生意不景气,但喝粉糊糊的人还是有很多。因物价上涨粉糊糊现在一碗3 元,一天能卖1000元左右。郝彦平表明,现在喝粉糊糊的大多数都是中青年群体,虽然物价上涨、成本增加,但他一定会苦心经营这家小店,不会让其关门,更不会辜负武二宝多年来对他的信任。

  对神木人来说,一碗味美价廉的粉糊糊从小就陪伴他们,并将一直到垂垂老去,对它的感情已经不仅仅是用来充饥的食品,而是关于过去,关于老街最温暖的回忆。
  

敲敲打打二十年风风雨雨一身担

  像手工织毯店铺扎堆一样,神木手工器店铺也在老街扎堆排列。铜器店一般前后都有门,迎街是铺面,后门通常用作铜器作坊和生活居住。神木老街的铜器店不仅在铺子里摆设商品,还会在店铺前的空地上搭架子展示铜器,一排排一案案铜锅、铜壶、铜酒壶、铜酒盅、铜镜子等整齐的排列着,在阳光下光彩华发,将走过的人脸上照得红光满面。

  今年39岁的秦三留是铜器店的老板同时也是手工器师傅,从15岁起他就一直跟着父亲学制作手工铜器、铁器等手艺,等到他的手艺日渐熟练、精湛,父亲就将家里的店铺交给他经营,至今这个店铺已开了40多年了。秦三留说,大多数人来店铺都是买取暖的炉子和筒子,铁皮制作的手工火炉筒子一节只卖10块钱,质量一般的卖8块。秦三留从父亲手上接过这个店铺已经17年了,17年来他们夫妻两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经营,来买东西的都是老顾客,相互之间都认识也很熟悉。从早忙到晚,一天能制作25 节筒子,生意好的时候能卖300多元,平日里就是100多元。

  秦三留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每天八点准时开始一天的工作,一边制作手工器,一边卖。就一个小小的火炉拐弯,都需要好几道手续,等量拆好铁皮,然后压棱、卷筒、锤缝、对接等都需要细心制作。当一锤一锤砸着铁皮时,“咣咣咣”的声音,震耳欲聋。秦三留的妻子笑着说:“都是为了生活,二十年来日复一日,早就习惯了。”秦三留的妻子忙得一路小跑,“做生意就得勤快些”。常年来他们一直蹲在地上制作,腰经常又困又疼,但是为了生活他们只能不停劳作。

  秦三留告诉记者,不管以后会怎样,再苦再难,他们夫妻两也一定会一直坚持下去,这么多年了都习惯了,不做这行也不知道还能干啥。对于传承手艺,他无奈的笑着说“这门传统手工艺,能不能传承下去我们也不知道,以后的事不好说。”

  年年岁岁从头起暮暮朝朝从头收

  如今,美发行业的消费水平节节攀升,进一次美发店起码得花上30元,对于一个月理一次发的中老年人来说,确实是笔不小的开支。一些老式传统的中年理发店因经济实惠广受中老年人青睐。

  在旧县医院附近一家挂有“中年理发店”门匾的店铺内记者看到,老板王二师傅正在熟练地给顾客李大爷刮面。“我在这里理了二十年的发。”李大爷颇有感慨地对记者说,“外面那些新潮的理发店,不仅收费高,而且多是些年轻的师傅,主要提供烫发、染发、做发型等服务,对于我们这些老古董来说,真不太适合。”10元钱可以理个清爽的发型,15元钱就包括了洗、剪、吹,还能让剃头师傅给刮个面,这些价格与目前市面上的消费水准相比着实“亲民”多了。

  王二告诉记者,自己的技艺是和父亲学的,他和老伴刘召花今年都54岁了,从1990年开始理发到现在24年了,既是老板又是理发师傅。虽然自己的理发店比较简陋,但很受老街的中老年市民欢迎,一些青年和学生也时常来理发,每天都能做上十几笔生意,盈利100多元。

  据了解,众多的美发店对老年顾客群体不太受欢迎,相比新潮的美发店老年人更青睐老式理发店的理发风格。王二夫妇对自己目前稳定平静的生活很知足。“老年人都不做发型,理发刮脸一次才15元钱,一天就算能做上20个,也抵不过两个年轻女孩烫一次头。很多老年人都喜欢我给他们理发,为中老年群众服务是自己最开心的事,如今儿子也在城里开了理发店,我们这家子祖孙三代都是做这行的,只要身体健康,我就会一直理下去的。”王二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高级模式
Color Imag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