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文保志愿者自掏腰包建流动民俗博物馆-百姓呼声-沈阳门户网

沈阳文保志愿者自掏腰包建流动民俗博物馆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查看: 1071|回复: 0
今日帖子: 0|帖子总数: 836|版块排名: 22 
  • 分享
  • 收藏
  • 发帖

       时光不可留,消失得没有痕迹,而过去生活中的所有物件,却以其缄默的存在真实地诉说着往昔岁月。不同时代的物品汇集而成的,就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从去年3月份至今,为唤醒时代记忆,沈阳文保志愿者刘国壮和他的流动民俗博物馆走进社区、高校、养老院、书店、幼儿园,力求守住乡愁,也守住传承文化的根。透过一件件具有时代特征的老物件,不但让人回忆起儿时的时光,还让人感受不同时代背景后面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流动民俗博物馆参观者已达2万

  尽管春节的脚步一天天临近,但文保志愿者刘国壮却仍在为即将开始的两场流动民俗博物馆活动谋划着,不敢有半点松懈。从去年3月份至今,他的流动民俗博物馆已开展了51场活动,足迹遍布社区、高校、养老院、书店及幼儿园,参观者达2万人。

  对于创办流动民俗博物馆的初衷,热衷收藏的刘国壮坦言,传播传统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从民俗入手,而那些逐步淡出人们视线的老物件是最直观的。这些斑驳的老物件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种眼花缭乱的新奇,带给老年人的则是满满的回忆。

  “无论是绣花绷子、荤油坛子,还是搪瓷缸、锅叉子,甚至是牡丹床单,这些老物件都是承载着无数记忆的东西,每样东西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我希望通过这些老物件能让人们更多地体会到老一辈人聪明的智慧和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让我们对过去和现在的生活进行对比。”刘国壮说。

  老物件会让年代亲历者睹物生情

  没有电的年代,衣服皱了咋办?没有现代化机械,如何一招儿筛分饱满谷粒和瘪谷?别急,这些问题,在刘国壮的流动民俗博物馆里都能找到答案。刘国壮表示,每场公益活动都以实际讲解为主,展示过去日常生活生产用品,带领大家来一次穿越,体验父辈、祖辈年代的艰辛,直观地了解老物件的名称、结构和使用方法。刘国壮表示,这些老物件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可能闻所未闻,对于不少70后、80后来说,可能记忆也已经慢慢泛黄,只有年纪稍长一些的老人可能还有一些记忆。

  刘国壮回忆,流动民俗博物馆的第一场活动是在他女儿的幼儿园开展的,当时的反响非常热烈,很多老师都发了朋友圈。正是因为朋友圈的传播,陆续又有几家幼儿园联系了他。去社区和养老院做活动则更多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每当他拿起一件老物件时,台下的老人们都能说出名称、用途,老物件就像他们的老朋友一样有亲切感,现场互动非常热烈,有的老人甚至还睹物思人,流下了热泪。

  今年至少举办30场活动 以学校为主

  刘国壮告诉记者,目前,他所收集到的老物件已有近200件。为了丰富展品,他曾先后到吉林、内蒙古、山西、山东等地淘宝。让他欣慰的是,有一些展品是观展市民捐赠的,他们希望通过流动民俗博物馆,使那些被遗忘在角落里的老物件变废为宝,唤醒更多人的“时代记忆”。

  过去的城市和生活正在消失,老物件却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沉淀下来。社会经济的变化,家庭和人际关系的改变,物质和科技的进步,都从它们身上折射出来。随着大众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逐渐增强,老物件正在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

  刘国壮感慨,起初,就连他的家人都对他收集老物件不理解,认为收集这些“破烂儿”费时、费力还费钱,还有人说他傻。后来,随着展品越来越丰富,他的流动民俗博物馆开始聚集起公众的目光,活动地点也从幼儿园走进了社区、养老院、书店,甚至高校。如今,家人对他都挺支持,就连外出探亲访友都不忘帮他收集老物件。

  “时光易老,记忆不散,总有一件老物件让你回忆起过去。”刘国壮表示,今年,流动民俗博物馆至少将举办30场公益活动,其中学校是重点,他希望能给孩子们留下些乡愁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高级模式
Color Imag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