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浪潮 水已到渠待成-咨询律师-沈阳门户网

老龄化浪潮 水已到渠待成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查看: 7643|回复: 0
今日帖子: 0|帖子总数: 37|版块排名: 1 
  • 分享
  • 收藏
  • 发帖
导读

       我省在经历了令人炫目的经济起飞阶段后,老龄化浪潮不期而至。仅用了18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相比全国平均水平,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老人多,年轻人少,赡养成了问题,社会保险成了问题,劳动生产率成了问题,经济发展成了问题,老年人的权益保障也成了问题……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



辽宁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5月13日召开的2014年辽宁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披露,2014年末,全省户籍总人口为4274.5万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多达837.3万人,占比19.6%,也就是说,在辽宁每5个人中就有一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与全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5.5%相比,高出4.1个百分点。

       辽宁省统计局人口处表示,若不考虑省际青壮年迁移人口的影响,仅从自身人口年龄构成而言,辽宁省老年人口比重在全国各省、自治区中已遥遥领先。

       若按现有的人口年龄结构预测,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为1103万人、1465万人、1523万人和1449万人,所占比重为25.6%、36.0%、41.9%和46.8%;到203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3强,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强,即2030年不到3人中就有1人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到4人中就有1人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2040年每3人中就有2人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的变化势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至少提前了20年。


辽宁领跑老龄化的历史原因

       辽宁省统计局人口处分析,辽宁人口老龄化程度高,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原因之一,建国初期,国家把大批的青年劳动大军调入辽宁,参加全国重工业基地的恢复和建设工作。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上世纪50年代,又不断有大量的大学、中专毕业生、转业军人陆续分配到辽宁,仅1953年、1954年两年全省净迁入人口高达86万人,客观促成了建国初期辽宁城市人口比重高、青壮年人口比重大。今天这一群体不但自身已步入老年,而且他们的二代子女也开始逐渐步入老年。

       原因之二是,长期以来,辽宁就是城市人口比重最高的省份。又由于历史原因,辽宁人口的传统生育观念相对淡泊,因此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成效十分显著,这样势必使其他低年龄段人口数量明显下降。

        除我省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和生育水平下降梯度大外,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大幅提高也是影响我省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一个重要原因。解放前,辽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左右,建国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辽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在短短的10年内提高到60岁,到2010年,全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6.38岁。

        省际人口迁入、迁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口老龄化进程。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外省流入辽宁人口178.7万人,辽宁流出到外省人口101.4万人,净流入人口77.3万人。虽然流入人口大多是年青人,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但对我省而言,影响程度相对有限。


人口老龄化衍生的社会问题

       2011~2030年的20年间,一方面,出生人口逐年减少;另一方面,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人口于2010年后开始相继进入老年。双重的作用使我省的人口老龄化进入一个加速阶段并形成高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带来更加突出的社会问题: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养老保障压力持续增加,医疗卫生服务负担持续增重,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难度持续增强,社会管理服务要求持续增高。

       因此,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最终将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增加了社会费用的支出和管理成本,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压力。老龄化的提前到来,增加了医疗费用和养老金的支出。负担日益沉重,经济压力剧增,老龄事业的发展落后于老龄事业的需求。

       二、有效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相对下降。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下,劳动力资源不足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资料和技术设备的更新停滞,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

       三、家庭养老功能正在削弱。首先,传统上作为照顾老人日常生活主力的女性已大规模地进入劳动市场,这使女性为老人提供的照顾越来越少。其次,城市子女工作的流动性和农村劳动力外出谋生造成了大量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有关资料显示,“空巢”老人占老人总数比例40%以上。

       四、机构养老问题重重。首先,社会养老机构不足,养老供需矛盾突出。


“银发辽宁”养老困局如何破解

       老人上了岁数,不爱去养老院,子女又没太多精力照顾,那么如何解决养老尴尬呢?据省老龄委的统计,目前我省养老机构床位总需求量为30万张左右,而社会实际能提供的床位只有16万张;一些老人有能力也愿意到养老院中接受服务,但由于缺乏高标准养老服务机构,一些地处城区、建设标准高、环境好的养老机构出现“一床难求”、排队等候的现象,此外,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养老服务项目和服务设施分布存在不平衡问题。

       不过,省老龄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是方向。养老院可通过公建民营,民建民营进行市场化运作,对于没有经济来源以及子女的特殊困难老人,政府来“兜底”。

       相关负责人表示,让老年人回归家庭,回归社区,不仅大大减少了国家在养老机构投入的压力,而且也符合老年人的意愿。目前,已有部分社区建了老年人活动室、日间照料室、老年食堂等,这让老人在家附近就能得到照料。但是目前家政服务人员短缺,专业服务水平仍然远达不到标准,因此在高校设立为老服务专业也很有必要,这也应该是发展方向。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辽宁省也制定了许多利老政策。

       2013年,辽宁省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的意外保险。经省及各市老龄办的共同努力,全省老年人参保人数已达到92.8万人,减轻了老年人及其家庭由于意外伤害带来的经济负担,得到了老年人的认可。此外,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十年增长,截至2014年末,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人月均2008元。

国外的养老模式和经验

       居家养老依托社区服务,不必使老年人脱离原有的居住环境和社会关系,也方便子女在闲暇时照顾老人,老人的情感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更容易被老年人接受。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的比例在80%左右。同时,居家养老能够充分整合利用家庭、社区的资源,使养老成本大大降低。目前,居家养老已经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

       美国的“居家养老院”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非营利性质的老年照顾机构,在全球有850个加盟和独立的分支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保健、安全和生活照顾服务。

       瑞典各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行居家养老的形式,争取让所有的人在退休后尽可能长时间地在自己的家里安度晚年。瑞典各地方政府负责提供的养老服务带有很大的福利性质,虽然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但远远低于市场收费标准。据估算,瑞典全国一年用于照料老人的金额已超过1000亿瑞典克朗,其中由老人们自己承担的费用仅占4%。

       在国外还有“半托制”的养老机构,也受到许多老年人的青睐。所谓“半托制”,就是老人白天在养老机构生活,晚上回到自己的家。美国“半托制”养老中心的经费由主办者向美国联邦政府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后联邦政府给予一定的资助,同时中心可接受社会捐赠,这种捐赠经联邦税务局核定后可以在税前列支。

       随着中国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比例逐年快速增加,国内的养老市场,也开始成为投资界关注的重点领域。

       嗅觉灵敏的资本已开始布局。高盛、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等机构不久前向东软集团的医疗健康服务板块注入37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泰康人寿也宣布开展“医养结合”投资战略,未来几年将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建设大型养老社区和医疗设施。

       在中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省,退休人员逾600万,许多居民小区里的老年人比重达到20%。这意味着,一个千人左右的居民小区,老年人口会达到约200人,相当于一个中型的养老院。

       不过,国内应如何搭建、运转新的养老模式,国外的一些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借鉴之处:一是我国基本属于“现收现付”式的养老金筹资模式,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出现入不敷出、空账运行的局面,应当尽早改革完善,并进一步扩大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二是家庭养老虽然已经难以为继,但居家养老仍应作为优先发展方向,关键是要把与之配套的社会化服务尽快发展起来。三是把针对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的全托式养老院作为一项社会福利政策,按照“政府兜底保基本、社会优质走高端”的原则,尽快发展起来,以解决家庭和社会的后顾之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高级模式
Color Imag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