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宜早不宜迟-小生初-沈阳门户网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宜早不宜迟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查看: 5754|回复: 0
今日帖子: 0|帖子总数: 3|版块排名: 128 
  • 分享
  • 收藏
  • 发帖
作者:焦以璇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在国家层面加强对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落实,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如此,广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乃至人生规划时,才能少一份盲目,多一份从容。 

  清华北大两名学生退学后重考再上北大的新闻,最近颇受舆论关注。据媒体报道,这两名学生当初之所以选择退学重新踏入高考考场,均是因为对之前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如今,他们再次凭借高分考入北京大学,选择了新的专业。 

  故事听起来有几分传奇色彩,不过终究只是个案。毕竟,从大学退学重新参加高考代价太大,更何况最终能否如愿考入心仪的大学和专业,也存在诸多不确定。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两位“学霸”的选择没有多少参考价值。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大学后发现专业难合口味的学生,事实上并非少数。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者承认,自己在报考专业时是“盲目的”;超7成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 

  针对大学生“学非所愿”问题,不少人建议应该建立灵活完善的高校转专业制度,给予大学生更多选择权,这固然是解决问题的路径之一,但“试错”的过程无疑要耗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如果把端口前移,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找到兴趣爱好所在,进而确定职业倾向,那么就能极大提高学生与专业的匹配度,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不在于选择具体的职业,不是简单传达就业信息和技巧,而是要让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能力所在,并学会把自身优势转变成职业兴趣和人生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系个人一生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国内基础教育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却面临不小尴尬。尽管不少中小学已经进行了有价值的尝试,但起步晚、师资匮乏、内容设置不合理等都是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地方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甚至仍处于空白。这或许与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学校和家长功利的教育理念不无关系。在很多人看来,比起孩子的性格禀赋、兴趣爱好、实践能力,孩子能否考高分、上名牌大学才是最要紧的,一切都要为之让路。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何更好地在基础教育阶段落地,是摆在教育管理部门、学校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美国、日本等国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属于强制性的教育内容,政府出台了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予以保障,比如美国早在1989年就颁布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明确规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从6岁开始,还成立了专门的国家级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发布指导方针,定期进行监督考核;具体内容也涵盖广泛,课程学习和实践体验活动相结合,并针对不同年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此外,很多学校都与大学展开合作,在高中阶段开设大学先修课程,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大学专业信息,提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国外这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念和做法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有益借鉴。 

  如今,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正成为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也将随之改变,学生在报考科目、升学通道、对自己考试成绩的使用等方面有了更多选择。因此,能否充分根据自身兴趣特长,科学选择考试科目和专业尤为关键,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落实学生选择权”的必要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国家层面加强对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规划与落实,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如此,广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乃至人生规划时,才能少一份盲目,多一份从容。(作者焦以璇,系中国教育报记者)

    《中国教育报》2016年7月5日第2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高级模式
Color Imag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