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对17条道路进行“海绵”铺设-今日沈阳-沈阳门户网

沈阳对17条道路进行“海绵”铺设
今日帖子: 0|帖子总数: 3649|版块排名: 20 
  • 分享
  • 收藏
  • 发帖

       4月28日,记者从沈阳市建委获悉,今年沈阳市将对城市水系、园林绿地、道路交通、建筑小区四大领域进行海绵城市改造,8座公园地下将铺“海绵”。

  根据《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沈阳市今年开始将按照国家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先选取适宜之地推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技术,公园要建成雨水花园,绿地变成下凹式的,道路要增强绿化带对雨水的消纳功能,城市广场要选用透水铺装等。计划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将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0%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0%目标要求。

  沈阳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起对辉山明渠、满堂河、新开河、南运河、卫工明渠5条城市内河进行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同时对和平区罗士圈公园、沈河区万柳塘公园、大东区大东公园、皇姑区碧塘公园、于洪区和谐广场和东陵等8个公园广场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标准改造和精细化管理,扩大雨水收集范围,提高雨水径流控制率。另外,在道路排水建设方面,沈阳市将转变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理念,变快速汇水为分散就地吸水,规划建设东陵路十巷、高官台东街等道路和排水附属设施;新建小区也将按照海绵型小区标准进行建设,规划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8月前将完成对砂山、罗士圈公园的海绵改造。”沈阳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说。记者在砂山公园内看到,工人正在补植树木,增加绿化面积。和平区城管局副局长张松林说:“我们将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综合措施,减少地面径流防止积水,将水源综合利用,使得雨水反补地下水。”

  记者在和平区中山路看到,机动车道两侧原本硬覆盖地砖路面增加了一条1米至2米宽的绿化带,种植有美国红枫、小叶黄杨等乔灌木。施工人员介绍,“绿化带是下沉式的,要求低于路面基石8厘米以上,便于绿化用水及雨水的收集利用。城市广场的建设改造将选用透水铺装,实行道路与广场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今年和平区将对建成区17条街路进行海绵改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高级模式
Color Imag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