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助学 著名作家杨大群捐赠300万稿费-百姓呼声-沈阳门户网

扶贫助学 著名作家杨大群捐赠300万稿费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查看: 1937|回复: 0
今日帖子: 0|帖子总数: 836|版块排名: 22 
  • 分享
  • 收藏
  • 发帖

       早年,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他是战地记者。此后,他研究伪满洲国历史40余年,撰写出版《关东演义》《战争与命运》等30多部反映东北人民英勇抗日的文学作品。他还曾与毛岸英共事,并撰写《毛岸英的故事》一书。

  晚年,他继续投身于创作当中,他这一生共有600万稿费收入,捐赠的数额达300万元。

  他,就是全国著名作家、空军沈阳第十四干休所离休干部杨大群。目前,杨老已经90多岁高龄,家中藏书三万册,希望百年之后把这些图书捐给沈阳的大学。

  战场上遇到的“刘秘书”竟是毛岸英

  杨大群,原名杨建生,1927年生于辽宁新民县农村。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兵荒马乱中度过的。1945年,他毅然选择加入共产党。1950年,杨大群从当时的东北行政学院毕业后,加入了东北军区防空军政治部宣传队,成为第一批战地记者,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有一次,杨大群从北坡进入司令部,被一个大个子秘书拦住。秘书敞着棉大衣,怀里夹着两个竹皮暖瓶。交谈中,秘书得知杨大群有害怕炸弹的心理,鼓励他道:“你别怕,要真害怕,就使劲喊,一喊就不害怕了。敌机来了也不怕,被炸了就站着倒下,不能像绵羊一样窝着死。”杨大群对这个热情开朗的秘书产生了好感,并知道他姓刘,精通俄语、英语。杨大群被他这种豪气深深感染,也因此与刘秘书结为知己。

  1950年11月25日,刘秘书在敌人的空袭中牺牲。然而,直到战争结束,杨大群才知道这位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刘秘书”,正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

  他将写书的上百万稿费用于捐建学校

  2000年夏日一天,原辽宁省委第一书记郭峰找到杨大群,建议他写毛岸英,要他带着感情写毛岸英的整个成长过程,杨大群应承下来。

  2000年11月25日,也就是毛岸英祭日,杨大群在沈阳市举行《毛岸英的故事》首发式。杨大群这一生共有600万稿费收入,捐赠的数额就达300万元。他把《毛岸英》《毛岸英的故事(青少年读本)》《毛岸英故事(战士读本)》三本书的稿费,全部捐献给丹东市宽甸县上河口镇建“岸英学校”。

  他花费十年时间创作了《伪满洲国演义》一书,共6部、380万字,当他知道沈阳军区政治部领导决定出版10000套,发给所有连队,他当即与出版社签了一个“零稿费”合同,80万元稿费分文不要,把书免费送给战士阅读。

  73岁离休后学电脑继续晚年创作

  他60年的创作生涯共出版了长篇小说《关东演义》《战争与命运》《毛岸英》《伪满洲国演义》等四十部文学作品,达2000多万字。

  2000年,73岁的杨大群作出一个重大决定——学用电脑写作!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花万余元买来一台电脑。他经常早早起床,一写就到第二天凌晨,写得投入了便顾不得吃饭。如今,杨大群已90多岁高龄,家中满墙的书柜中有3万册的藏书,有些书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经泛黄。他希望自己在百年之后,可以把这些图书捐赠给沈阳各大学的图书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高级模式
Color Imag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