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长沙8月27日电 (记者 刘双双)连日来,在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岳麓山脚下的大学城,因新建地铁项目需移栽大量数十载树龄的行道树,由此引发了一场护树风波。 从8月20日枝繁叶茂的香樟树突然“秃头”,到师生、民众及网友的质疑、反对,甚至有校友以公开信方式直问市长引爆舆论,旋即长沙官方25日晚回应承诺,邀请专家优化方案,“能不移的,一棵树都不移”。 不到一周时间,“砍树”风波暂时平息。 拆旧建新、树木移栽,在加速推进的城市化过程中已经屡见不鲜。伫立在长沙麓山路两侧、挂着醒目编号标牌的香樟树“未知的命运”却折射出城市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凸显的“拆”与“建”矛盾,更考验着执政者管理智慧与水平。 这场引发争议的移栽行道树是为正在修建的长沙地铁4号线让路。在反对者看来,连接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南大学三所高校的麓山路是一条“承载湖湘文脉的道路”,这条路两旁的参天大树承载着文化与历史。 “我曾经无数次畅想,将来把这条路打造成国内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看到一夜之间,数十颗香樟树枝桠全无,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直言“痛心不已”。 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看似是伪命题,但魏春雨认为,管理者从决策到实施一定要对生态文明怀有敬畏之心,把每一颗树,每一处有文脉的建筑、遗址都谨慎对待。城市建设一定要建立在自然审美和人文审美的基础上,好的功能亦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并不矛盾。 信息的不透明成为引爆这场舆论风波的另一因素。湖南大学校友刘长在给市长的公开信中,就砍树、移栽等行政行为是否进行了合法性审查予以质疑。受访高校师生及附近居民亦表示,如提前知道一定会通过合理渠道提出反对意见。 古树为建地铁“让路”引发争议,长沙并非个例。2011年,南京就曾因修地铁迁移古树引发市民护树运动。 令关切者欣慰的是,长沙官方没有回避矛盾,对民众呼声予以及时回应。长沙市副市长黎春秋在深夜召开紧急会议,坦陈程序审批合法,但“在方案公示、程序完善、信息沟通等细节方面应该更加优化”。 湘籍时事评论家陈杰人评价,长沙市政府对舆情的及时掌控和精准应对,体现出现代信息环境下,一个省会城市在公共管理和公共决策中的行政技巧和技能。这种因民众质疑而产生的官民良性互动,应该成为未来长沙建设美丽之都的宝贵精神财富。 湘潭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欧爱民教授同样为政府积极态度“点赞”,但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够在今后的管理中把更多的事后回应变为前置释疑。“特别是涉及一些人民群众较为关注、较为敏感的事项时,应当多形式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并进行合法性评估、社会风险评估、成本效益评估等,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与可接受性。”(完)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