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在“第四届浑河岸交响音乐节”上为观众表演。 展现 辽宁振兴发展 生动实践 奋斗故事 金字品牌 挖掘 辽宁振兴发展 底气所在 实力之基 行动抓手 6月28日,沈阳市举办的第四届浑河岸交响音乐节第四场演出开始前,43岁的刘宇举着手机同远在山东的老同学进行视频通话。手机镜头一会儿对准舞台上正在排练试音的交响乐团,一会儿转向一脸兴奋的自己。 这里还有国际友人,有部分国(境)外驻沈机构和外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对沈阳的交响音乐节,他们给予了高度评价。 从6月25日,音乐节开幕后的第一场演出开始,刘宇每天都会定时来到云飏阁欣赏交响乐演出。第一天他是自己来的,从第二天开始他就带着家人一起来,第四天的时候,他想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更多的人,于是跟远方的老友进行了视频通话。 类似这样的场景,每个夏天都在璀璨古雅的云飏阁上演。经过四年的培育打造,这里已经成为沈阳人家喻户晓的文化艺术圣地。每年夏天都在这里开启的浑河岸交响音乐节,正通过朋友圈,现场直播等新媒体手段,逐渐扩大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影响力,成为一张沈阳城市的听觉“文化名片”。 自然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6月25日,风光怡人、花草飘香的浑河岸边,璀璨古雅的云飏阁中奏响了第四届浑河岸交响音乐节的华美乐章。在这里,灵动的音符在秀美的风光里舞动,人与自然产生和谐的共鸣。演出者与观众再次相聚,共同分享文化艺术盛宴。 今年,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第三次登上浑河岸交响音乐节的舞台。对于小提琴专业大三学生马尚来说,云飏阁这个舞台具有别样的意义。“可以说,交响音乐节和我见证了彼此的成长。我从大一开始,每年夏天都跟随学校交响乐团来到这里演出。记得第一次来到这个室外舞台时,我还挺紧张的,因为台下都是自发来看节目的市民,我要是演的不好,观众肯定不捧场。” 马尚没有想到的是,演出时观众们都在静静聆听,并在每个节目完成后报以热烈的掌声。谢幕之后,还有不少观众留下来跟他们合影。“这里的观众特别热情亲切,这是在别处感受不到的。他们大多不是音乐方面的专业人士,但对音乐有着发自心底的最淳朴、最真挚的热爱。这深深地触动了我们这群还在音乐学习之路上的年轻人。” 今年是马尚跟着学校参加浑河岸交响音乐节演出的第三年,虽然已是‘老兵’,但他仍丝毫不敢懈怠,不过整体的心态还是相对放松了一些。 马尚说,这个舞台以及台下的观众熟悉又亲切。正式演出前,他和同学们在绿树成荫的“后台”欣赏云飏阁古雅建筑的时候,被提前到来的观众认了出来。“去年我也来看过你们的演出,我还记得你是小提琴手。我觉得你的琴声特别好听,跟我合个影吧。”随后,两人笑着合影留念。 大一学生靳濮阳今年第一次来参加音乐节,特别兴奋。“这里的环境太美了,我们的舞台古香古色,被绿树围绕,站在舞台上就能看到水波荡漾的浑河。台下座位都满了,不少观众就坚持站着看我们的表演,让我特别感动。当时我想,一定要把最好的演出奉献给他们。” 用高雅艺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浑河岸交响音乐节的每场演出都吸引了数千观众自发前来观看,而在线看直播的观众更是达到近百万,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浑河岸交响音乐节是由沈阳市和平区委、区政府主办的大型户外交响音乐节。其位置在浑河岸边沈水湾公园,从2015年夏季开始每年一届,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 为持之以恒地推广交响音乐艺术,打造沈阳文化名片,推动东北亚高品质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引领市民提高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和城市文化品位,2018年初,沈阳市委宣传部在前三届浑河岸交响音乐节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决定将第四届交响音乐节升级为全市的活动,由市委宣传部与和平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 这一音乐文化品牌的培育和影响力的提升,离不开决策者们的高瞻远瞩、科学定位,大家协调组织政府各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搭建平台。同时,全社会志愿者不问收获、默默付出,保障了音乐节的成功进行。这些志愿者中有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有演出单位的演职人员,有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也有普通的市民观众。 节目的筛选把关、具体时间安排、现场的组织协调、安全的保障和后勤服务都需要工作人员的大量付出。虽然大部分演出都要到很晚,也没有加班费,但能参与到这样的志愿服务中,志愿者都感觉挺高兴的。“观众们是真心喜爱这些演出,很多都是全家人组团来看,其乐融融的氛围也给我们带来温馨幸福的感受。每次演出结束后,都能听到新老观众对节目赞不绝口,这时我们心中欣慰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来自沈阳市和平区委宣传部的志愿者吕阳说。 因为演出是公益性的,所有演职人员都是义务工作,为了达到最佳演出效果,他们有时还要自费租用音响设备。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组成的志愿团队就是这样,他们为了准备6月27日的演出,集中排练了一个月。演出当天,他们提前6个小时来到现场,调试乐器和租来的高级音响设备,只为了演出时能达到最佳效果,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这里的听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