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今年4月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竞争的加剧和整体信贷环境的改变,很多商业银行将文艺产业等特色产业作为参与竞争的突破口。在近几个月推进文化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北京、江苏等地的多家银行开始探索文化艺术企业的合作,在实践中寻求解决文化金融政策在执行落地层面中的问题。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文化艺术产品的特殊性,虽然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但投资风险大,因此传统的融资方式无法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在《意见》细则出台之前,目前已经初步成型的银行项目案例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将有助于监管部门对文化金融政策的把控和调整;而随着文化金融细则的全面出台,中国文化艺术产业链将前所未有的受益于资金流带来的产业提升,从而实现我国“十二五”文化兴国的战略规划。
银行构建新型信用评估体系
探索文化企业专项贷款产品
今年4月份,文化部等三部门选择在江苏无锡推出“文化金融”政策不是偶然,因为在过去的几年里,江苏一直是全国文化金融试验的排头兵。江苏多家银行经过数年实践,已经开发出部分较成熟的文化金融产品,并在信贷资源和优惠政策上都不同程度地向文化产业倾斜。交通银行南京文化支行、南京银行等推出了艺创贷、演艺贷、出版贷、影视贷等文化金融产品。而民生银行则针对文化产业模式分层制定服务方案,并采取跨界合作提高金融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南京睿辰欣创文化公司便是“艺创贷”受益者之一。2013年,睿辰欣创研发的威尼斯双年展艺术衍生品与欧洲客户达成了合作意向。为确保拿下价值3000万元的订单,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但企业轻资产的特质决定了企业无法提供传统银行融资方式所需要的抵押物等担保措施,多家银行均表示无法办理。而在此时,交通银行南京文化支行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后认为,企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意向订单利润可观,能够满足交通银行南京文化支行的授信要求。经过审批,睿辰欣创很快在交通银行取得了300万元纯信用贷款。在贷款支持下,企业顺利与客户签订了合同,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企业销售规模与利润水平均取得了跨越式的增长,增长幅度在100%以上。而这只是“文创贷”项目下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一个。
在北京的众多银行中,民生银行在文化金融探索中走在前列。民生银行拥有国内首家在总行层面成立的文化金融专营机构——文化产业金融事业部。该部门创造性的设计了能够更好匹配文化艺术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模型。仅2014年上半年,该事业部对文化艺术企业的新增授信就达到85亿元。有力地扶持了“艺术北京”、“青年100”等明星艺术项目,并尝试跨界结合,将美术领域的产品合理植入民生所支持的影视艺术作品中,在《北京爱上西雅图》、《归来》等电影布景、道具中,都能看到民生银行支持的艺术家作品上镜,从而取得了更广泛的宣传效果和跨界影响力。
文化银行纷纷成立
解决艺术市场融资难题
在目前已公布的三部门文化金融政策规划中,我国银行除了研发金融产品支持文化企业贷款之外,另一个方向是成立文化银行支持艺术品投资。去年年底,全国首个文化类金融服务平台——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正式挂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成为首批4家文化银行。而为解决艺术品投资市场融资难的问题,北京银行南京分行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推出国内首款艺术品拍卖金融创新产品,这意味着今后投资者在购买艺术品时也可以实现按揭贷款。
北京银行南京分行行长王萌表示,近两年,随着艺术市场的发展,以收藏和投资为目的的中小型企业和个人的数量也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传统的艺术品行业产业链上经营模式相对传统,艺术品市场一直缺少金融机构的扶持:“过去,买家拖延付款的情况很严重,有些甚至过了一年都没付清。出于这个原因,我们与凤凰集团共同设计了‘艺拍得’产品,运用银行优势解决资金上的流通。满足机构、行业、个人的需求,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作品。”
据了解,目前南京四家文化银行近两年在信贷资源和优惠政策上都不同程度地向文化产业倾斜。个人与机构在艺术市场获得融资支持的门槛相比以前已经大大降低。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更是与江苏省文化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成为省文化产权交易所的重点合作银行,专门对文化产权投资交易进行资金支持。
设立国家文化产业银行
统筹文化金融
根据文化部去年公布的调研结果,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有57类,其中投入不足最为关键。主要表现在:文化建设资金缺口巨大;文化产业间接融资困难;民间资本与外资参与力度小;地方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告急等。
多次参与国家文化金融政策起草的北京大学文化金融研究所主任喻文益对记者表示:“纵览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可以得知,没有发达的文化金融,就难于造就发达的文化产业。现在,资金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而银行是解决文化产业融资的主导途径,为此,尽快建立国家文化产业银行,是促成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手段。”
喻文益特别指出,在目前美术、影视等艺术企业激烈竞争、外资占领大片国内艺术市场的大环境下,中国自有的艺术产业力量仍然薄弱。为此,政府还要当一次文化市场的“奶妈”,创建国家文化产业银行,启动跨部门协同的组合改革计划,集中优势促成国家文化艺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文化部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朗绍君也认为,之所以要成立新的国家级专业银行,而不在原有银行基础上做简单扩充,原因是国家文化产业银行将成为国家文化金融骨干主体,发挥骨干银行配置资源的强势作用。目前,建立国家文化产业银行既必要又可行。一方面,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必须以文化、财经等综合性配套制度改革“打包出台”为突破前提;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热”与金融业的“冷”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搞活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创新两手都要硬。文化与金融必须携起手来突破体制的藩篱,共同创造一个崭新的规模宏大的文化金融市场,完成振兴国家文化产业的重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