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门户网 发表于 2016-12-20 09:05:57

汗王宫遗址10时至21时免费开放



     12月19日,位于沈阳市北中街的汗王宫遗址陈列馆正式开馆,面对残垣断壁,参观者可以身临其境感受清早期的历史和文化。、  “没有汗王宫就没有沈阳城。”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寝宫,300多年前盛京(沈阳)最早的建筑——汗王宫遗址昨日起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同时开放的还有豫亲王府遗址保护项目。开放时间为每天10时至21时。  在现场,专家首次揭秘汗王宫的故事:努尔哈赤在汗王宫生活了一年半病逝,3名福晋在汗王宫内被逼上吊殉葬。  豫亲王府遗物是小影壁  豫亲王府遗址与汗王宫遗址相隔不到20米,主要包括影壁仿制和甬道保护。现场记者看到,10来米长的甬道已经被玻璃罩上,往前便是仿制的影壁。  此前,豫亲王府惟一保存下来的遗物,是一个小豆红石雕影壁。该影壁高两米、宽4.1米,雕刻着精美的吉祥图案,极为珍贵,被珍藏在沈阳故宫博物院。  沈阳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赵晓刚介绍,豫亲王府发现了4个时期的建筑,清早期、清中期、清晚期和民国时期。豫亲王府与汗王宫一样都是高台建筑,当时看到围墙、甬道、影壁广场等遗址,与沈阳故宫的豫亲王府的影壁非常吻合。  但是豫亲王府的大门围墙在发现时已经给毁掉了。当时发现的甬道长度有30米左右。东西的围墙有55米。甬道是直通正房的,靠影壁隔成了两进院。影壁后面是伸向东西配房的。但这个甬道属于清晚期的,只是在豫亲王府这个位置,跟王府已经没有关系了。  豫亲王府的主人多铎是努尔哈赤第十五子,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袭罔替。主要功绩是松锦大战生俘洪承畴,灭李自成等。  夜间敲锣打鼓各有讲究  汗王宫遗址非常开阔,可以将看到遗址本体及出土文物、并通过石雕壁画等手段向参观者展现汗王宫遗址的全貌及努尔哈赤的生平事迹。  在遗址处有不少扫描点,市民在固定的扫描点上可以通过手机了解到汗王宫的立体全貌图以及与之相关传说故事等。  汗王宫是300年前沈阳城内最高的建筑。只是努尔哈赤的寝宫,他平时的办公地方是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充分体现了满族皇室的宫殿分离的特点——殿是办公场所,宫是休息场所。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汗王宫是一个二进院落,南面有围墙,墙的中央位置是正门,有6个柱础石,撑起一个门房。前院比较平,北面高台建筑还是二进院,汗王宫就建在高台之上。  也就是说,努尔哈赤的家在沈阳的最高处。这种高台筑房的建筑方式,沿袭了满族在山区生活时,贵族首领住宅建于最高处的生活习俗。从努尔哈赤在佛阿拉建立第一座都城开始,一直到东京城,他的宫室一直建在城内的最高处。到沈阳后,由于沈阳是平原城,他便夯土起台,将寝宫建于高台之上。  汗王宫有内外两道门,还有专职值守的人员,其寝宫更是位于高台之上,本身就加强了它的防卫能力。为了增强防卫,在夜间即使是前来报信的人,也不许进入宫内。  他还发布了一道命令:在夜间,若是有敌方紧急消息,就打云板。若有人逃出城内,要敲铜锣。如果有好消息,要打鼓。这种传递消息的方式,在古代皇宫里十分少见。  汗王宫:史上最寒酸王宫  即使现在看汗王宫遗址也非常寒酸。赵晓刚介绍,“汗王宫的砖大部分使用的是明代的砖,没有为汗王宫专门烧制的砖。不仅有明代的砖,还有汉代的绳纹砖,包括汉代后期的土坯砖。我们在现场还发现一个是明代的石碑,竟然把庙上的碑作为汗王宫的基础。说明当时建宫殿时国力不强。”  在汗王宫遗址出土有满文“天命通宝”铜钱以及大量绿釉琉璃建筑构件,其中有板瓦、筒瓦、滴水、花砖等,瓦当、滴水当面和部分模印花砖上均为莲花纹饰。  “这可以说明,当时努尔哈赤绝没有称帝的野心,没有图谋中原的打算,不然就不是莲花纹而是龙纹了。从他建的汗王宫如此仓促、粗糙,他只当自己是个地方的藩王。”绿釉瓦当也是亲王一级才使用的建筑材料。  不仅如此,汗宫内福晋和婢女是混居的,连厕所都是混合使用的。福晋们去厕所,不能独自去,要有其他福晋或婢女陪同,由一位婢女打着木槌,一位婢女掌灯并挂在厕所上,告知别人厕所里有人了。  3名福晋在汗王宫殉葬  在汗王宫生活了一年半,1626年努尔哈赤染病去世,终年68岁。他刚去世,他的3位福晋被逼上吊殉葬,就在汗王宫内。  原来,努尔哈赤死后的第二天早晨,以皇太极为首的诸王传努尔哈赤遗诏,要大妃阿巴亥殉死。阿巴亥当时37岁,正值盛年,她的三个儿子:阿济格22岁已经成年、多尔衮只有15岁、多铎13岁。出于对尘世的留恋和对爱子的牵挂,阿巴亥百般支吾,希望事情能有转机。  但诸王寸步不让,阿巴亥在被逼无奈、山穷水尽的情况下,自缢殉死。同时殉葬的还有两位福晋。剩下的两位福晋因为没有生养,逃过一劫。  努尔哈赤去世后,汗王宫被称为福晋衙门。里面住的是努尔哈赤的两个福晋。直到顺治入关,跟着住进了北京。因为这个宫里面没有了主人。作为家产被多铎给继承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汗王宫遗址10时至21时免费开放